UPC,即尿液中的蛋白质(UPRO)和肌酐(UCRE)的比值。在小动物临床,对于年龄偏大及肾病高危品种的犬猫,可以在氮质血症出现前很简单有效地来检测早期的肾衰竭;被诊断的疾病与继发性肾病合并症有关以及长期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的病例,可以监测疾病过程、评价治疗效果,更好的评估疾病的发展。
基础知识
1、界定来源:必须排除蛋白尿的肾前性和肾后性原因,以确定该蛋白质来源于肾脏。
2、确定是否为持续性:排除一过性蛋白尿后才可确定肾病。
3、总体治疗原则:监控(Monitor)、调查(Investigate)和干预(Intervene)。
非氮质血症的犬猫:UPC<0.5g/l,正常;0.5-0.99g/l,需要监控,多次(2到3次以上)重复检测UPC;1.0-1.99g/l=蛋白尿,需要调查病因;>2.0g/l=显著蛋白尿,需要干预治疗。
氮质血症的犬(见下左图): UPC<0.5g/l,正常;>0.5g/l=显著蛋白尿。氮质血症的猫(见下右图):UPC<0.4g/l=正常;>0.4g/l=显著蛋白尿。[1]
病例介绍
临床上评判肾衰的指标通常有血中肌酐(CREA)数值、血压(BP)值和尿蛋白肌酐(UPC)比值[2],但能较早地发现肾衰,UPC明显优于前两者[3]。现就在临床中的几个典型例子加以罗列,以利更好地将UPC应用到临床。
1、日常体检。
病例一:1991年生普通猫,公已阉割,4.96kg。由于家中一只猫肾衰死亡,于2008年11月9日带来体检。
结果:非氮质血症,UPC=0.07<0.5,正常。
病例二:京叭串,公(未阉割),1999年2月14日出生,平时以肉食为主,偶尔吃狗粮,牙结石严重。2009年3月1日到医院打防疫针,同时体检。
结果:非氮质血症,UPC=0.89>0.5,需要再次检测。
2、 术前体检。
病例三:家猫,11岁,公,早期没有闹猫迹象,最近出现频繁闹猫,主人带到我院欲实施阉割术,术前体检。
结果:非氮质血症,UPC<0.5g/l,正常。
病例四:大麦叮犬,9岁,公(未去势),平时以肉食为主,2009年2月17日,耳血肿预约手术前体检。
结果:非氮质血症,但是UPC持续大于1.0g/l,需要调查病因,并进行治疗。
3、 疾病评估
病例五: 雪娜瑞犬,雄性, 8.75公斤,生性好动。2008年10月1日,寄养,喂食骨头,食欲渐差,两天后开始呕吐,持续5-6天,一直没有大便。
2008年10月11日,继续呕吐,到医院就诊,检查如下。
结果:氮质血症,UP C = 1 . 0 0 > 0 . 4,但总体来说UPRO及UCRE的绝对值和比值都不算太高,结合临床症状,治疗的希望较大。